《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编号:272004 总学时数:48学时 讲课学时:24学时 学 分:3学分 先修课程:无 教 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书目: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课程内容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接班人,以适应“以德治国”、德法兼治的治国方略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1.课程的性质、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崭新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2.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①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方法。 ②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意义;理解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径。 ③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国防观念。 ④理解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解价值观的内涵,认识人生价值的标准、评价,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认识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⑤理解道德的本质、功能、作用;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尤其是诚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⑥认识公共生活及特点、公共秩序及其维护手段;理解社会公德内涵、特点及主要内容;认识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 ⑦认识职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认识爱情、婚姻与家庭,以及其中的法律规范。 ⑧认识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运行,从而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认识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从而确立国家安全意识; ⑨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的法律制度以及程序法的法律制度。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课时分配表 章节 | 讲课 | 习题课 | 讨论课 | 实践 | 其他 | 合计 | 绪 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2 | | | | | 2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4 | | | | | 4 |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 2 | | | | | 2 |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4 | | | | | 4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 4 | | | | | 4 |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4 | | | | | 4 |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 4 | | | | | 4 |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 2 | | | | | 2 |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 6 | | | | | 6 | 合 计 | 32 | | | | | 32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主要内容:大学生活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大学生活的特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主要内容: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意义、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径 重点、难点:理想信念的意义、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径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主要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国防观念、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重点、难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塑造大学生美的形象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主要内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对待人生环境 重点、难点:人生价值的构成、人生价值观的创造与实现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主要内容: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重点、难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主要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重点、难点: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主要内容: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重点、难点: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主要内容: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重点、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主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实体法律制度、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 重点、难点: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三、教学方法 1.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辩论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成绩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办法。也可以辅以写心得体会、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五、制定本大纲的有关说明 1.由于本课程对于指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2.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山东理工大学所有本科、专科专业公共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3.主讲教师根据本大纲,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大纲执笔者:石艳玲 大纲审定者:房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