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召开科研平台发展规划论证会

发布时间:2014-10-31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  作  者:

   

为梳理学科发展方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41030日下午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学院科研平台发展规划论证会。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宇声教授、副校长张祥云教授、学校发展规划处王立斌处长、教授委员会全体成员及学院、各研究中心(基地)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成员参加了规划论证会。

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科研平台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做了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各个科研平台发展规划的目标设定、团队建设、特色培育、学术交流及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进一步理清了各个科研平台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宇声,副校长张祥云做了重要讲话,对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张宇声副书记指出,今天汇报的各个科研平台发展基础好,要注意发挥优势,特别是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身的特点,加强对社会政策、时事政策方面选题的关注,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多出应用性成果;学院在思考科研平台建设时,要注意将科研规划与教学规划结合起来,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特别要考虑人员的整合问题,要把研究队伍组织好,要明确平台的具体工作任务定位。

张祥云副校长强调,组织科研对学院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学院的平台建设应该做实,要向实体化的方向发展;要在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方面有所设计,要遵循学术机构自身的建设发展规律,要系统思考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平台建设要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科研平台必须把强化学术交流机制作为重点,要与相关学术机构、专业类刊物建立联系,做好成果推广工作。

学院负责人在总结中提出,各个科研平台应该明确目标定位,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高标准设计未来的发展规划,以服务于国家宏观决策和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为切入点,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引导科研人员由“做学问”向“做智库”、“做智囊”转变;各研究中心(基地)是学院学术研究的高地和载体,在做足自身特色的同时要服务于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要把锻炼、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研究人员队伍作为规划的重点。学院负责人特别对各科研平台负责人提出了建议:要加强宏观规划能力,要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要有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要做好方向凝练、人员配备、选题论证、学术交流等基础性工作,妥善处理好各个科研平台与学院一级学科建设的关系;要强化绩效意识,要有前瞻性视野,特别是要认识到学院经费投入不是对平台负责人个人的投入而是对事业整体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投入。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日前,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发文成立“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研究基地”,挂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将以此次科研平台发展规划论证会契机,将智库建设作为学院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