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的要求,我校决定自2015-2016学年起,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成为全校必修课程,由我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承担课程的教学与科研。该课程自2005年起开设,为全校公共选修课,2013年进入全校通识课程系统。该课程一直受到全校学生的欢迎,对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心理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成立了专门的课程建设小组,确立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建设”的教研思路,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线,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建设、队伍建设、网络资源建设。5月14-16日,先后去青岛大学等三所兄弟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并在7月7日进行了首次集体备课。 
9月15日,课程组进行分专题备课,特邀教务处郑兆青副处长进行指导,学院党总支张双书记、房晓军副院长也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这次专题备课由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主任于宗富主持,张爱莲博士主讲,学院相关教师和学校部分辅导员共17人参加,专题内容为“导论”与“自我”。备课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活泼,就课程教学与建设活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 
郑兆青副处长对备课活动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对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目标要与我校“五有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要多样化,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要克服困难,加强队伍建设;要把以“教”为中心确实转到以“学”为中心上来;要大胆改革考核方式,让学生课下“忙”起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据悉,该课程组将在9月18、22、24日分别进行另外三次分专题备课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