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修改培训及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15-09-29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  作  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版新修订教材网络培训活动是由求是杂志社社长、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捷老师和教育部纲要课程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顺生老师主讲的,培训内容采用视频播放和带有微信公众号的教学活页材料形式发布,形式新颖便捷。我院刘芹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

李捷老师首先介绍了教材修订重点和难点、修订的核心内容,2015修订新教材将叙述时间下限2012年即党的十八大召开延伸至2015年上半年,展现了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新发展,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重大实践等内容。其次是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教材进一步从正面讲清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等若干重大问题。再次是教材修订加强了对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和反腐倡廉、密切党群关系、抗日战争及其意义和地位、1948年的反美扶日运动的兴起及其原因、抗美援朝战争的叙述及其意义等内容的论证。

王顺生老师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其次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文章从最早抗战、组织抗战、领导抗战、艰苦抗战和胜利抗战等五个方面的论证。最后是《纲要》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沙健孙老师《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率先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及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组织和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来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新教材修订培训活动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教研室针对这次新教材修订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结合这次纲要课程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认真学习了十八大及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新发展内容,澄清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反腐倡廉斗争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了对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