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成功举办2017年首场研究生学术论坛----张耀灿教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23   |  发布人:李传高   |  作  者:傅安玲

519日上午,学院成功举办今年首场研究生学术论坛。学院邀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耀灿教授在鸿远楼511会议室作了题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会。论坛由房晓军副院长主持,学院硕士生导师、其他教师及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耀灿教授指出,自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政治学科中分离出来升格为法学门类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纷纷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机构设置为由学校直接领导的独立的二级机构,绝大多数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服务,从而理顺了二者的关系。这一顶层设计的改革创新意义重大,从此,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仅有分门别类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研究的学科,而且又有了从整体上进行研究的学科,从而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其精神实质,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思想基础,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重大战略决策。



张耀灿教授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所属二级学科的关系及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理论教研与实践育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中本硕博各层次的衔接关系。



上述几个重要关系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规范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本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不断深化对上述关系的研究和认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逐步提高到新的水平。



张耀灿教授的报告受到师生热烈欢迎,老师、同学们为能与学科泰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到兴奋和荣幸,现场进行了提问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