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二十九期“稷下青马”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5-04-18   |  发布人:侯振中   |  作  者:付丽雯

4月17日下午,我院于鸿远楼618室举办“稷下青马”读书会,本场读书会由23级研究生刘昭晶、岳庆华担任主讲人,邀请硕士生导师郭万保、王光辉副教授担任点评教师,2023级、2024级研究生参加。

本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透视大学校史文化》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刘昭晶主要从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读书感悟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通过文本分析,她指出大学校史文化是学校在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大学人”经年累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它不仅仅是一段段文字记载,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精神文化的凝聚与升华。通过对校史文化的学习,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岳庆华围绕主要内容进行文本解读,她指出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不平等问题依旧凸显,这启示我们要持续关注社会公平,致力于推动资源合理分配,缩小阶级差异。同时,需清晰认知国家本质,它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同时,更应成为服务全体人民的公共机构,避免被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误导。

郭万保老师和王光辉老师对本次报告的点评以文字形式展示。郭万保老师表示《透视大学校史文化》一书以独特的学术视角,系统揭示了大学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价值。作者不仅构建了校史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更通过生动的个案分析,展现了大学精神传统如何在历史沉淀中形塑院校品格,又如何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焕发新生。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推动校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大学文化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王光辉老师表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早期社会演进规律进行开创性阐释的著作。该书以“两种生产”理论为基石,将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了家庭形态从血缘家庭到专偶制家庭的演变逻辑,深刻论证了私有制与阶级分化的历史必然性,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更以其跨越时空的理论穿透力,持续启迪着当代社会对公平正义、国家治理及人类解放道路的深刻思考。

此次“稷下青马”读书会的举行,通过面对面的读书分享讨论,很好的激发了同学们对读书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和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