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导:徐娜娜

发布时间:2025-05-13   |  发布人:张永伟   |  作  者:

导师个人简介

姓名: 徐娜娜

性别:

出生年月:19899


职称及任职时间:讲师,20207

指导层次:硕士

指导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及时间:北京师范大学,20206

所学专业:教育史

教学、科研、课题情况简介:

  1. 学术简历(200字以内)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山东省艺术重点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青年研究》《学术探索》等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1. 教学情况(100字以内)

承担过《教育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本科课程。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宋元明清学规发展研究(24FJKB041);

2.主持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育强国背景下古代山东书院学规的现代价值转化研究(2024JXQ254);

3.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孔子教师形象的历史变迁与当代价值研究(L2023Q04190076);

4.主持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家训资源的开发与青少年德育研究(22ZBSKB001)。

(二)著成果:(选代表性不超过10篇):

1.《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与林氏家风》(专著),大象出版社,2022年。

2.《礼乐知识转移与教育关系重构——论春秋时期的教育转型》,《学术探索》,2018年第9期。

3.《转型、构建与认同——新文化生产空间中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5期。

4.《乐语传统与孔子的述而不作》,《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

5.《师法先贤:宋元明清学规的制定与实行》,《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6.《流量时代“梗”的多维呈现及引导策略》,《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 。

7.《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文化生产空间的结合》,《民族艺林》,2023年第3期。

8.《先秦时期的家庭观念与家庭教育》,《中华家教》,2022年第4期。

9.《儒道比较视域下的孔子教师形象》,《现代教育论丛》,2018年第3期。

10.《儒学变迁与宋明孔子教师形象的圣化》,《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第2期。

(三)获奖情况

1.入选山东理工大学“2020年省属事业单位‘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2.专著《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与林氏家风》获评“2021-2022年度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奖一等奖”。

3.获评山东理工大学2023年度“教学质量奖”。

4.获评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度“教学质量奖”

四、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nnxubnu@126.com